净土法门是完完全全的大乘法。就像天亲菩萨《往生论》里面谈的大义门功德,“大乘善根界,等无讥嫌名。女人及根缺,二乘种不生”。就是极乐世界是大乘的法界,在那里是大平等的,一切都是清净庄严的,没有被人讥嫌的事实,连名字都听不到。这里就选出三种——女人、六根不具的人以及二乘种性的人,在那里都是大乘菩萨。在他方世界是天人和声闻往生,只要一去,也就入到大乘正定聚,都是阿鞞跋致菩萨。
【资料图】
《法华经》所说的,诸佛如来出兴于世的一大事因缘,就是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,这一点,在净土法门是彰显无余了。净土法门明确地告诉我们,信愿念佛的目的就是为了作佛的。但在这个五浊恶世成佛很难,分两步走:先到西方极乐世界;弥陀愿力加持,在那里快速成佛。所以莲池大师说,念佛成佛是亲种子。念佛为因,成佛为果,妙因妙果,因果同时。大乘佛法都是强调念佛的,《华严经》谈十地菩萨,每一地菩萨都是不离念佛、念法、念僧的。
念佛就可以成佛,它就远远胜过今生你为僧,又发愿来生也作僧。这是有公案的。灵芝元照律师,宋朝的,这位律师他的修行心路历程令人感悟良多。他是个律宗祖师,学律宗的都要学南山三大部,《资持记》《济缘记》《行宗记》都是他作的。他早年也是学过天台,深通律宗,有大乘菩提心,就曾经发过大誓愿:要生生世世在娑婆五浊恶世通达佛理,作大导师,导引众生,令入佛道。他也是发了这个愿。所以他很坚持自己这个见解,多年坚持这个见解,对净土法门不仅不相信,而且对修净土法门的人还常常会轻慢,甚至诽谤。
后来他生了一场重病,整个的身体非常的瘦弱,神识迷茫,心里一点主宰都没有,平时修行的功夫都用不上。所以等他病好了之后,他才知道原来他的知见是错的,这时候就悲泣感伤,深刻地自责,原来的志向虽然宏大,但能力够不上。
后来,他也是读智者大师的《净土十疑论》,看到初发心菩萨未得无生法忍,要常不离佛;未得无生法忍的菩萨想在五浊恶世度众生,无有是处。这些对他有很大的冲击力,所以他觉悟了,就把原来所学的全都放弃,“专寻净土教门,二十余年,未尝暂舍”,一心专持四字名号,“几生逃逝,今始知归”。所以以后他修净土很有心得,对《阿弥陀经》,对《观经》都有注疏。他再发大愿,要以净土法门“普摄众生,同修念佛,尽生净土”。这段文字是他为了修净业,综合一些净土的经文作了一个《净业礼忏仪》,一个修行的仪轨,他作的一个序。
灵芝元照律师道盛德隆,周边的几个国家都知道他的大名。有一个高丽王子出家,法名叫义天,做了僧统,他来到中国向元照灵芝律师请法。他对义天僧统的开示,最后特别谈净土法门。他自称是“生宏律范,死归安养”。以后他对修念佛法门是一往情深的。
介绍大智律师,“大智”是朝廷给他的一个敕号,就叫大智律师。他说一桩什么事情?说近来见到禅讲宗师,就是修禅宗的、修教下的这些法师发愿。发什么愿?来生童真出家,一闻千悟,大弘佛化。元照律师是过来人,原来他也发过这个愿,知道是不行的。就劝他:“你今生已经得到男子身出家了,就应该要发出离三界的心,你为什么还要发一个来生得男子身,再愿出家?那你来生跟这辈子相比,怎么一点进步都没有呢?”这还是说得比较委婉的。实际上,你今生修行,下辈子你能不能真的继续出家,都是有问号的。
一般来说,今生出家修行,下一辈子会感得大富贵的这种福报。在大富贵当中,十人里面就有八九人会迷惑颠倒的,会造业的,然后第三世就要下地狱的,是这么一个结局。所以祖师说,今世的修行人不求生西方净土,跟旃陀罗——下地狱的人,本质上没有两样。旃陀罗是今生下地狱,今生修行不求生净土是第三世下地狱,这叫三世怨。所以现在还听到有人发愿,要下辈子童真出家,真的是为他捏一把汗。
——节录自《劝修净土诗》讲记
▽可单独放大扫码进入页面责任编辑 @ 东林寺文宣部
《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》
编号:赣(2022)0000005
关键词: